2024年11月22日上午9时至11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育社会学系列讲座首场于后主楼2226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教育进城中的优质与均衡”,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沈洪成教授进行专题分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巴战龙教授与谈,陈彬莉副教授主持。同时参与本次讲座的嘉宾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颖教授、奥斯陆大学教育学系刘凤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曦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李汪洋副教授。
“从教育下乡到教育进城,学校之间的分化机制产生很大变化。”已有研究多倾向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机制或微观层面的个体变动,而少有聚焦于学校这一中观层面。据此,沈洪成教授深入河南省某县域内展开田野调查,将该县的初中分为不同类型,以新兴名校崛起和县直初中没落为脉络,探究学校分化的内在机制与演进路径。
在剖析优势学校如何崛起时,沈洪成教授通过“市场-政府”和“择优招生-学区招生”两对关键张力,将学校划分为四大类型,并佐以丰富实例,生动阐述了不同类型学校为稳固生源而进行的一系列招生策略与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的多元运作方式。与此同时,传统名校的没落也可以呈现出多种类型,原因涵盖县中心转移、师资生源流失、教育管理问题(校长与教师的矛盾)等多个维度。
沈洪成教授在总结部分指出,“县域空间的教育均衡需要考量再分配与权利保障之间的抉择。再分配(罗尔斯)与权利保障(诺齐克)之间,教育均衡政策往往忽略原初权利保障,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后续的再分配,难以抑制已经分化的学校层级,产生很多意外后果。”房地产产业的衰落、新生人口的下降以及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都是未来县域教育发展的全新挑战。县域教育研究需要关注和平衡再分配和选择机会问题,探寻更为优质的发展路径。
在与谈与讨论环节,巴战龙教授指出,县域的教育问题是教育体系的基础问题,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东南沿海、大湾区、西北地区等特殊区域,而中部这些人口密集、教育需求庞大的地区常被忽略。沈洪成教授的研究无疑为县域教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
沈洪成教授还就“如何进入县域教育的田野”“县市教育有何关联”以及“如何把握这一案例在全国县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一系列问题,与在场老师和学生们展开深入讨论,期间碰撞出有关现有研究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未来研究方向的灵感火花。
最后,陈彬莉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到场的各位老师、同学表达诚挚谢意。教育社会学系列讲座致力于为有兴趣相关领域的师生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未来将持续举办,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拓宽学术视野的一扇窗,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深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